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新星——粟玉2号
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粟玉2号。这款由乐东粟神玉米研发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迅速赢得了农民朋友们的青睐。
粟玉2号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6035,它的诞生源于一系列精心挑选的亲本:母本737,由昌7-2与5237的杂交后代中挑选而来;父本7811,则是S478热带群体与掖478的后代,再与5003杂株的选系211进行杂交。这一独特的基因组合赋予了粟玉2号卓越的生长力和适应性。
在黄淮海地区,粟玉2号从出苗到成熟仅需98.9天,比郑单958晚熟0.7天,却比农大108早熟4天。它需要的有效积温大约为2700℃,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形成鲜明的田间标志。株型紧凑,株高可达25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叶片数在20至21片之间。花丝黄绿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6.9厘米,穗行数在14至16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克。
在抗病性方面,粟玉2号经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两年接种鉴定,表现出对大斑病和小斑病的抗性,对瘤黑粉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中抗性,但对玉米螟敏感,对茎腐病高感。在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测定中,粟玉2号籽粒容重达到676克/升,粗蛋白含量8.48%,粗脂肪含量4.09%,粗淀粉含量高达75%,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方面,粟玉2号在2004至2005年的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38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592.9公斤,比对照增产6.5%。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40.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9%。
对于栽培技术,每亩适宜密度为3800至4200株,同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茎腐病。最终,粟玉2号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玉米区种植。
粟玉2号,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为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