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麦26号:黄淮冬麦区的高产新宠
2024-07-22 03:03:06 发布
在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周麦26号以其卓越的性状和产量表现,成为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新星。这款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小麦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06,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周麦26号的诞生,源自周麦24与周麦22的完美结合,它继承了亲本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出色的抗寒性和分蘖力。幼苗半匍匐,叶色青绿,春季起身虽慢,但两极分化迅速,对低温敏感性较高。株高约82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清秀,旗叶宽大,茎秆粗壮,展现出良好的抗倒性。
在产量方面,周麦26号的表现尤为突出。2010年和2012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平均亩穗数分别为38.2万穗和40.8万穗,穗粒数分别为33粒和34.4粒,千粒重也达到了46.4克和40.7克。在2009至2012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532.5千克和503.9千克,均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超过5%。
除了产量,周麦26号的籽粒品质同样令人瞩目。籽粒容重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硬度适中,面粉湿面筋含量高,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性均表现良好,是制作优质面食的理想选择。
然而,周麦26号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一般,对条锈病有慢抗性,但对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较为敏感。因此,种植时需特别注意这些病虫害的防治。
周麦2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10月上中旬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5至22万之间,并重点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综合评价,周麦26号以其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了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进行早中茬种植。这不仅是农业科技的一大进步,更是农民朋友们增产增收的希望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