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单958:湖北夏玉米的高产新选择》

2024-07-27 02:57:37 发布

在湖北省的田野上,一种名为“郑单958”的杂交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农民的新宠。这种玉米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它的故事始于“郑58”和“昌7-2”的完美结合。2014年,经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郑单958正式获得了鄂审玉2014002的品种审定编号,标志着它在农业领域的正式亮相。

郑单958的产量表现令人瞩目。在2011至2012年的湖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它以平均每亩565.81公斤的产量,比传统的蠡玉16品种增产了12.46%。它的品质同样出色,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达到794克/升,粗蛋白含量为9.26%,粗脂肪含量为4.50%,而粗淀粉含量高达72.64%。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郑单958的高营养价值,也反映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郑单958的植株特征同样引人注目。它的株型紧凑,幼苗叶鞘呈紫色,成株叶片上冲。雄穗分枝数约为17个,分枝与主轴的夹角较小,花丝呈浅绿色。果穗为筒型,苞叶覆盖完整,穗轴白色,籽粒为黄色半硬粒型。在区域试验中,它的株高为233厘米,穗位高98厘米,空秆率仅为1.7%。穗长17.1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4.8,行粒数35.1,千粒重298.8克,干穗出籽率高达87.9%,生育期为98天。

在抗病性方面,郑单958也表现出色。田间小斑病、茎腐病、锈病、穗腐病和纹枯病的病株率均较低,田间倒伏(折)率仅为1.6%,明显轻于蠡玉16。这些特性使得郑单958在农业生产中更易于管理,减少了因病害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了确保郑单958的高产,栽培时需要遵循一些关键点。首先,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是基础,通常在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约5000株。其次,配方施肥至关重要,施足底肥并注意种肥隔离,同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平衡肥。田间管理也不容忽视,及时中耕培土,预防倒伏,特别是在高温干旱的天气下,及时灌溉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最后,注意防治锈病、茎腐病、穗腐病、黑粉病和地老虎、玉米螟等病虫害,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郑单958的适宜种植范围主要在湖北省的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夏季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郑单958的生长。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郑单958正成为这些地区夏玉米种植的优选品种,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