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研817:高效油菜新品种,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油菜品种的改良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油研817”就是一款由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申请,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培育的油菜新品种。这款油菜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
“油研817”是一款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其幼苗子叶呈肾型,心叶微紫,裂叶2至4对,花瓣黄色且排列整齐。在区试中,全生育期平均为222天,比传统的油研10号晚熟1天,但株高达到185.2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高达427.6个,每角粒数17.6粒,千粒重4.02克。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芥酸含量仅为0.2%,硫苷含量为28.38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5.32%,显示出其油质的优越性。
在抗病性方面,“油研817”同样表现出色,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寒性强,抗倒性也很强。在两个生长周期的测试中,亩产分别达到159.6千克和174.62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4.8%和6.6%,这无疑是对农民朋友的巨大利好。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油研817”的移栽时间为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则在10月20号后进行。亩植6000至8000株,直播则需留苗20000至25000株/亩。施肥方面,单产150至200千克/亩,需施纯氮15千克/亩以上,N:P2O5:K2O按1:0.5:0.9配合施用,并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追肥应苗重、苔轻,花期看苗根外补施,追肥方式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为最佳。特别强调施用硼肥,用硼砂0.5至0.8千克/亩作基肥沟施或兑水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苔花期作根外追肥。
“油研817”适宜在浙江省、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昆明和罗平、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高产选择。
最后,收获“油研817”时应注意在50%以上角果变黄,种子已成熟达到该品种的固有色泽时进行。收割后打堆后熟,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含油率。这样的新品种,无疑将为农业增产增收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