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中药材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滇黄精产业推介暨技术培训会成功举办
云南临沧,一个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宝地,12月9日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由临沧市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云南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滇黄精)推介暨技术培训会。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更是临沧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滇黄精产业的发展,这种珍贵的中药材在临沧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研究员深入分析了云南省中药材的发展现状,而杨丽英研究员则详细介绍了滇黄精新品种及林下种植技术的最新成果。专家们还就滇黄精科技创新趋势、加工产业现状以及中药材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滇黄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临沧市副市长冯卫庆在会上透露,临沧市拥有药用植物1620种,中药材总储量高达61.21万吨,其中野生药用植物储量约58.51万吨。2021年,临沧市种植中药材品类66个,种植面积39.14万亩,产量2.46万吨。全市有23家企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工作,繁育面积6374.4亩,繁育种苗6666.44万株、繁种3.09万公斤。道地药材如滇龙胆、滇黄精等,已成为临沧市的名片。
临沧市正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前,临沧市滇黄精基地已初具规模,达到1.71万亩,四川好医生等企业已在临沧凤庆县落地,云南省农科院技术支持的组培种苗基地也已启动规划。
展望未来,临沧市将以滇黄精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优势区域和品种,加快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实行以基地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强化中药材质量安全,依托终端药企发展订单生产,全面提升加工能力和水平,强化产业融合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从现有的39.14万亩增加到70万亩,总产量从2.46万吨增加到10万吨(干品),为临沧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