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创新花生品种:高油酸、高糖、高产,引领农业新革命
在河北省,一种名为冀花甜1号的花生品种正以其低脂肪、高含糖量、高产和早熟的特性,改变着传统花生种植的面貌。这个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品种,以其粗脂肪含量43.63%、粗蛋白含量24.83%和水溶性总糖含量7.1%的优异品质,填补了我国高产优质食用甜花生品种的空白。全国鲜食花生产区的种植和企业效益因此提高了40%以上。
冀花521,作为我国首个育成的食用型高油酸甜花生品种,以其低脂肪、高蛋白、高油酸和高含糖量的特点,含油量40.89%,蛋白质含量27.2%,油酸含量78.0%,油亚比18.9,蔗糖含量10.4%,成为花生产业的新宠。
冀花18号,被中国农科院鉴定为我国花生酱加工专用品种,以其半匍匐高油酸小果品种的特性,含油量54.97%,油酸含量81.8%,油酸与亚油酸比值30.3,示范荚果亩产350~450公斤,高产田亩产可达500公斤,成为2022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河北省作为花生种植的重要地区,面临着传统品种生育期长、夏播品种缺乏的挑战。为了满足农民对夏播花生品种的需求,省农科院粮油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一系列适宜夏播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如冀花19号、冀花16号、冀花1120等,这些新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纯度高,植株健壮,抗倒抗病性强,荚果整齐饱满,单株结果多,亩产均在450公斤以上。
在河北夏播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品种田间检测与现场观摩会上,新乐市承安镇种植的10个冀花系列夏播花生品种经过专家测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120、冀花16号、冀花19号,食用型花生冀花甜1号,夏播亩产均超过450公斤,比传统品种高出50公斤左右。
种植冀花系列花生的关键在于整地、施底肥、拌种、起垄播种和病害防治。冬前或早春耕地,深度一般为25cm,每2年进行一次深耕,深度为30~33cm。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50~100kg或腐熟圈粪或腐熟牲畜粪肥800~1000kg做底肥。拌种时使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或吡虫啉等药剂。起垄播种时,垄距85cm,垄面宽50~55cm,垄沟25~30cm,垄高10cm。播种同时喷施芽前除草剂,如二甲戊灵乳油或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播后60天左右或植株高度达到30厘米后叶面喷施生长延缓剂,如烯效唑+调环酸钙复配控旺剂。叶部病害防治时,花生开花后30天~35天叶面喷施杀菌剂,如芸乐收,每隔20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2~3次。
冀花系列花生品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河北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全国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