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苏3号:贵州省的紫色丰碑,叶籽双收的紫苏新贵
在贵州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奇苏3号”的紫苏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叶籽双用特性,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这个品种,编号为黔审油2016005号,是由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它不仅长势稳健,而且具有引人注目的外观特征:正面叶色翠绿,背面紫色,花色粉白,籽粒灰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间画卷。
奇苏3号的生育期长达166.2天,株高可达20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11.43个。它的主穗长达25.56厘米,有效粒数达到64.36粒,单株有效穗数高达100.52穗,千粒重为2.43克。这种紫苏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粗蛋白含量为27.01%,含油量高达43.24%,亚麻酸含量更是达到了63.4%,油酸15.2%,亚油酸11.8%,棕榈酸6.9%,硬脂酸2.1%。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奇苏3号成为了健康食品的优选原料。
在抗病性方面,奇苏3号同样表现出色。锈病发病率仅为10.49%,病指5.15;根腐病发病率更是低至3.2%,病指2.2。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更加环保。
产量表现上,奇苏3号同样令人瞩目。2014年和2015年的贵州省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79.37公斤和89.0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4.53%和45.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84.21公斤,比对照增产50.22%,增产点次达到100%。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93.02公斤,比对照增产27.09%,增产点次同样为100%。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简洁明了。奇苏3号可以通过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种,播种期分别为5月上旬和4月中下旬。每亩的播种密度和施肥量都有明确的指导,病虫害防治也相对简单,主要注意花期锈病的防治。收割时,需注意避免鸟害和落粒,确保种子的完整性。
奇苏3号适宜在贵州省紫苏种植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更丰富的食品选择。随着奇苏3号的推广种植,它有望成为贵州省农业的新亮点,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紫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