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宝藏“浙豌2号”:豌豆中的佼佼者
在浙江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浙豌2号”的豌豆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高产特性脱颖而出。这款豌豆,登记编号为GPD豌豆(2018)330014,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是中豌6号与0015的杂交结晶,以其鲜籽粒型中早熟的特性,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浙豌2号”以其亩产鲜荚约800公斤的高产量,成为豌豆界的佼佼者。它半蔓生,株高约60厘米,白花点缀,硬荚包裹着绿色的豆荚,豆荚先端尖且弯曲程度弱,长度和宽度分别为8.2厘米和1.6厘米,每荚含籽粒7粒,百粒鲜重达到54克。这些嫩豆粒不仅色泽鲜绿,而且味道甜美,质地糯软,耐贮运,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营养成分上,“浙豌2号”同样表现优异,鲜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25.3%,淀粉含量为38.6%,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它还具有抗白粉病和抗锈病的特性,幼苗中等耐低温,耐盐能力强,这使得它在多种环境条件下都能茁壮成长。
在栽培技术方面,“浙豌2号”需要精心的管理。首先,选择前一年未种过豆类作物的肥沃疏松土地,施以腐熟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浙江省一般在11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穴播方式,行距40厘米,株距15厘米。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查苗补苗,适时追施肥料,以及在结荚期促进豆荚鼓粒。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需要在苗期和开花期抓好防治工作,同时注意土传病害的预防。
“浙豌2号”适宜在浙江、四川、云南、福建、广西、安徽、江苏、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区种植,几乎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残株和落叶,减少虫源,并在开花结荚期注意防治害虫。对于缺少农家肥的种植地,应增施复合肥为底肥,尤其要保证足量磷钾肥,以促进分枝、增强抗性。成熟期较早、初荚节位比较低,因此鲜荚适时采收期应及时采收,避免遇到雨季发生烂荚。
“浙豌2号”,不仅是豌豆中的绿色宝藏,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