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甜2号:甜玉米新贵,广东农研的骄傲
在广东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孕育出了一种新的甜玉米品种——广甜2号。它不仅拥有国审玉2004043的荣誉编号,还在2003年获得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高度认可。
广甜2号的诞生,是中美玉米杂交转育、反复回交改良的结晶。它的母本sw9915-3和父本s9905-1,都源自美国超甜玉米与国内普通玉米的完美结合。这种混血优势,让广甜2号在广东地区的出苗至最佳采收期仅需79天,比传统的穗甜1号还晚一天,展现出了它的早熟特性。
它的植株特征鲜明:叶鞘、叶片和叶缘均呈绿色,株型平展,株高达到212.5厘米,穗位77.5厘米,叶片数多达18片。花药和颖壳的浅黄色,与绿色花丝形成鲜明对比,而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相间,百粒重31.7克,这些都昭示着它作为甜玉米的卓越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广甜2号表现出色,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但对玉米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稍显不足,提醒我们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而它的甜度,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高达21.4%,还原糖13.4%,完全符合NY/T523-2002的甜玉米标准。
产量上,广甜2号同样不让人失望。在2002-2003年的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达到845.9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6.7%,这无疑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栽培技术要点上,广甜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亩,同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防止串粉,并适时采收,以确保品质。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核,广甜2号以其出色的表现和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获得了通过审定的资格。它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广西、海南、上海等地区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但在矮花叶病发生区需慎用,并注意防治玉米螟。
广甜2号,不仅是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骄傲,更是甜玉米种植者的新选择,它以甜度、产量和抗病性,为甜玉米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