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在福州召开
10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在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土耳其、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美国、德国、韩国等13个国家、国内17家省级茶叶研究机构负责人及17所涉茶高校的200多名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茶叶学会以及福建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等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
10月15日下午,国际茶叶科技合作圆桌会率先举行,40余位中外茶学院所长围绕研究所发展概况、全球及区域性茶业科技创新合作、青年茶学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形成并共同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福州宣言》。
10月16日,大会正式开幕,主题聚焦“一带一路茶业发展与科技减贫与科技创新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会议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所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系统梳理全球茶业科技前沿进展。大会设置三个专题研讨环节,包括:“一带一路”茶业发展与科技减贫、科技创新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交流会。共举办22场高水平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产业发展与减贫、种质资源与育种、栽培与加工、营养健康与质量安全等热点领域。
福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余文权在致辞及大会主旨报告中,以“‘三茶统筹’发展福建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福建茶业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他指出,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已成为茶学科领域高层次、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平台,为推动全球茶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是富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福建省农科院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持续加强茶树新品种选育,组织茶科技协同攻关,精准对接服务200余家茶企技术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值此国际交流盛会及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所90周年之际,他期待与全球同仁携手,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共育高端人才,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推进全球茶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
10月17日,参会代表赴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实地考察,走访了“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坦洋工夫发祥地坦洋村及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安基地,深入了解福建在茶树育种、技艺传承与科技示范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在“三茶统筹”理念指引下,福建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700亿元。作为全省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福建省农科院“十四五”期间取得丰硕成果:育成茶树新品种3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2项,实现品种权转化突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布技术标准6项,并在《自然·遗传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论文,推动茶树育种迈入精准设计的“4.0时代”。
本次会议作为贯彻落实“三茶统筹”理念、谋划“十五五”茶叶学科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深化了中外茶学界的交流互鉴,也为推动全球茶叶科研协作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指明了新方向。